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首页
资讯
论坛
圈子
同城
招聘网
松之恋
帮助
Help
登录
因政策调整,论坛板块仅供浏览,不再提供发帖,各位新老朋友可以通过板块浏览历史数据。
松滋100网 - 让世界看松滋
»
论坛
›
便民信息
›
农业信息
›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农机杂谈]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
4706
0
农业技术员
Lv.2
发表于 2013-4-9 20:54: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继品种和栽培技术更新之后进一步提高水稻劳动生产率的又一次技术革命。
目前,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并合资开发生产了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高性能插秧机,实现了浅栽、宽行窄株、定苗定穴栽插,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大面积应用。与此同时,高性能插秧机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与水稻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相得益彰,并融合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增产增效情况:全省推广面积850万亩。每亩增产20千克,节省劳动成本投入100元左右。每100亩可节省秧田10亩,全省共节省秧田85万亩,增加秋冬播作物油菜、小麦种植面积。
技术要点
:(1)播种育秧。按载体分为双膜育秧和软(硬)盘育秧,可在房前屋后或大田进行育秧,采取旱育秧、湿润育秧、淤泥育秧等方式。
①秧田准备。按照1:80—100比例留足秧田。
②种子准备。选择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主推品种,每亩按3-4千克准备种子;种子的发芽率要求在90%以上、发芽势达85%以上。
③精细播种。按照秧龄18~20天推算播期,精细播种前要准备好秧床,秧盘与地面要铺平、铺实,秧盘与秧盘之间不能留有间隙,四周要用土陪实。
④苗期管理。根据育秧方式和茬口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
⑤秧苗要求。苗高150毫米左右,秧苗直立,茎秆粗硬,盘根如地毯,秧苗密度均匀,秧苗成块不散,分秧时根系不纠缠。
⑥搞好病虫防治。
(2)规范机插
①栽前准备。软(硬)盘秧起盘后小心卷起盘内秧块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双膜秧在起秧前首先要将整块秧板切成适合机插的规格,一般宽为27.5~28厘米,长58厘米左右的标准秧块,切块后可直接将秧块卷起。
②田块质量要求。田块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0毫米,土壤软硬适中。
③机械插秧。手扶式插秧机的作业行数一般为4行或6行,工作效率为2-4亩/小时。乘座式高速插秧机的作业行数有6行、8行或12行,一般选用6行,其工作效率可达4-8亩/小时。
④插秧质量要求。要求达到漏插率小于5%、伤秧率小于4%、均匀度合格率大于85%、作业覆盖面达98%。
适宜推广区域:全省水稻产区。
主要事项:首趟是插秧的基准,应保持插秧直线性。插植臂工作响声大时,应停机,向插植臂盖内加机油。若插植臂停止工作,并发出异响,应迅速切断主离合器,熄灭发动机,确认故障原因,并及时排除。田间转弯时,应停止栽插部件工作,并使栽插部件提升。过沟和田埂时,插秧机应升起,直线、垂直缓慢行驶。
技术
,
水稻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农业技术员
Lv.2
会员
主题
70
回帖
9
积分
37
Ta的主页
发消息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公司资质
有害信息举报
谣言曝光
旗下网站
松之恋
金松惠
百网资源
投诉/建议联系
yun@jsongzi.com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